
幼儿哲理故事(15篇)
幼儿哲理故事1夜晚,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。儿子已经大学毕业,在外地工作,好不容易回一趟家。
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,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:“儿子,那是什么?”
“一只乌鸦。”
“是什么?”父亲的`耳朵近来有点背了。
“一只乌鸦。”儿子回答声音比第一次大,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。
“你说什么?”父亲又问道。
“是只乌鸦!”
“儿子,那是什么?”
“爸爸,那是只乌鸦,听见没有,是只乌鸦!”儿子已经变得不耐烦了。
父亲听见儿子的回答后,没有说一句话。过了一会儿,他突然站起身,慢吞吞地走进屋里。几分钟后,父亲坐回到儿子身边,手里多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。儿子好奇地看着父亲翻动着本子,他不知道那是父亲的日记本,上面记载着父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。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,然后开始读出声来:“今天,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。”我俩坐下后,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,问我:“爸爸,那是什么呀?”我告诉他,那是只乌鸦。过了一会儿,儿子又问我那是什么,我说那是只乌鸦……
“儿子反复地问那只鸟的名字,一共问了25遍,每次我都耐心地重复一遍。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,我知道儿子很好奇,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。”当父亲读完这页日记后,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。“爸爸,你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,原谅我吧!”
……此处隐藏7644个字…….秧苗长得太慢,整天忧心忡忡。有一天,他又如往常一样去田里干活,看着这些秧苗,似乎一点没长,于是他开始冥思苦想,要用什么办法使地里的秧苗长得快一些呢?忽然他灵机一动,跑到田里把禾苗一个个地拔高,看着地里的秧苗一下子长高了不少,他开心极了。收拾好农具就准备回家。一到家就对他的家人说:“今天可把我累坏了,干了不少活,总算让田里的秧苗长高了一大截。家人觉得奇怪,赶紧跑到田里去看苗(的情况),然而苗全都枯萎了。宋国人知道后一脸懊悔。
很多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,不可一味地求快,反而忽略了其根基。不该急于求成,否则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。
幼儿哲理故事15一个主人有一匹千里马和一头毛驴,它俩都给主人干活:驴拉磨,马驮着主人周游四方。但是,驴却经常遭到马的羞辱。
吃饭的时候,马第九十九次辱骂驴说:“没出息的家伙,一天到晚,围着一个石磨转去转来。眼睛还被蒙着,瞎走瞎忙。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?不如早点死了熬驴胶吧!”
驴再也忍受不了马的'侮辱,伤心得大哭着跑走了。第二天,主人发觉驴不见了,便把马套到磨上。
马说:“我志在千里,怎么能为您拉磨呢?”
“可我要吃面啊!没有驴,总不能囫囵吃麦粒呀!”说着,主人用布蒙住了马的眼睛,并在它的屁股上重重地给了一掌。
马无可奈何地跟驴一样围着磨转起圈来。
才拉了一天磨,马就感到头昏脑胀,浑身酸疼得受不住了。它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儿,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:“唉!没想到驴干这活儿也不容易呀!今后再评论别人一定要先换到它的位置上试试再说。”
马干马的活,驴干驴的活,分工明确,各出各的一份力气。偏偏马好事,把驴气跑,吃了苦头才知道驴的作用原来也是不可或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