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知不觉间,又是一年秋来,小城依旧。
秋雨
今年的雨水格外多,尤为是入秋以后。登上宋家岭的观景台,绵绵秋雨不紧不慢地从乌蒙蒙的云层间飘落,不同于夏雨的急不可待,它多了几分缠绵,几分回味,如丝如线,悄悄地染湿了眼前的景致。小河北、大河南以及更远的山峦,都笼罩在茫茫的水汽中,绿树像湿了的棉花,敷在山间;烟云袅袅,面前似是竖起一幕白色的屏风,迷蒙了远望的双眼。秋风与秋雨是一对知音,山顶略有些萧瑟的风裹着细雨,一点点沾在脸庞上,眼镜覆上一层雨露,光线折射着,映出一片灿烂的世界。
来文庙听雨也是不错的选择。细雨霏霏,落地无声,唯有屋檐下奏起了秋雨的歌。水珠在瓦缝间汇聚成线,欢快地穿过楼阁,跃下屋檐,像断了线的珠帘,像山谷里断断续续的清泉,一粒粒滴答落在檐下青石上,溅起水花朵朵;若是落在水坑里,则成为咕噜咕噜的沉吟。此时抿淡茶一口,温清酒一壶,便能唤起你无限的情思。“秋雨上青苔”,游人们寻访文庙,往往是沿中轴线御道而上,东庑西庑下被忽略的小道便是苔藓的天地。青苔吮吸着凉凉的雨水,滋长着,更加清亮精神,即便在秋日里,也绿的深沉,涤荡胸怀。月池里几束淡黄的芦苇戴着颗颗雨珠,轻轻地弯下头;白菊与茶花,在秋雨洗礼下也倍显清新雅致。
岁月荏苒,流年也似这秋雨,无言地从指缝滑过。去年此时,我们相遇在城关一中,共为三班的同学,军训、艺术节……新颖的点点滴滴,我们笑意盈盈。去年秋雨姗姗来迟,因为老师的“魔鬼训练”,我们爱上写作,雨中的校园、古柏、凌霄、旬河、爬山虎、好汉坡、滨河公园在我们笔下生花……恍若昨日,却 ……此处隐藏274个字……的同学不愿将这甜甜的落花与垃圾箱为伍,用扫帚轻拨聚拢,小心地收集在塑料袋里。桂树彷佛能读懂我的心思,它卯足了劲儿,为我送上一份不曾遇见的惊喜——一周过后,我竟在枝头又望见了稀稀疏疏的小花苞!
桂花本就是一首诗。它的芬芳胜过百花,却不曾孤芳自赏,不娇不艳,不悲不喜,美的恰到好处。花开花落,年年往复,总是默默飘香。而这个秋天里,它两度花发,让我更添一分敬佩,它的芳香抒写着秋日里的最后绝唱。
樱花树
一中校园里还有棵樱花树。
九月,满树葱郁里已然闪出了丝丝黄青,像是焦虑的中年人生出缕缕白发,叫人不免怅惘:盛夏已经离我们远去,而那萧瑟的秋日就要来临……在金秋画笔的点染下,树上的棕黄多了几分豪情,星星点点的淡绿,又使其不会太过单调,叶与枝交融着,旋转着,颇有些梵高笔下星空的味道。最美也不过如此了。那些黄透的叶片垂挂枝头,不时多情地舞动着身姿,从容不迫,自有情调,掀起思绪千段,静静地望那世间纷繁,人来人往。
或许是多雨的缘故,樱花的树干像被浸透,湿漉漉的棕黑色,是哪位书法家掀翻了墨盒?轻轻抚摸,它在无声啜泣,那股冰凉更让我忧伤:它有多少心事?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橙色条状的皱纹,扭曲狰狞的眉宇,坑坑洼洼的鬓角和那脱落的半边外衣,甚至使人心生畏惧——但,若没有这般牺牲,又怎生得来年灼灼其华?
深秋已至,树叶终将纷纷落幕,我们的樱也不例外。我想,不必悲伤,不必沉沦,抬头向前吧。此刻短暂的别离正酝酿着来年更为惊艳的相遇,人生亦是如此,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待到深秋过去,待到寒冬降临,那万紫千红的春天还会远吗?
是啊!
待到深秋过去,待到寒冬降临,那万紫千红的春天还会远吗?